![]() |
+852 2788 2128 |
![]() |
info@amo-oncology.com.hk |
![]() |
九龙尖沙嘴广东道5号海港城 海洋中心13楼1311-1312室 |
![]() |
九龙尖沙嘴广东道5号海港城 海洋中心13楼1311-1312室 |
【传媒访问】ALK肺癌脑转移患者 控病新希望
"肺癌上脑"会令患者抽筋丶痉挛,甚至性情大变,令生活大受影响。有患者接受第一线标靶治疗後,出现抗药性,因而感到失望。临牀肿瘤科专科梁广泉医生表示:"可以第二代标靶药作为二线治疗,能加强控制脑转移的情况,维持生活质素,让病人有多个治疗选择。"
肺癌是本港致命癌症的首位。2016至2017年度,约有5,000宗肺癌新症,死亡率高达八成,即差不多有4,000人因肺癌而离世。以男女比例来说,男性当中,肺癌是第二常见的癌症,仅次於肠癌;女性而言,肺癌是第三常见的癌症,仅次於大肠癌及乳癌。
ALK肺癌患者年轻化
谈起肺癌,一般人都认为患者多为长期吸烟丶年老的男士。但由间变性淋巴瘤激酶(ALK)基因变异引起的肺癌,大部分患者不但没有吸烟习惯,更有年轻化的趋势,当中亦有不少女性患者。
梁广泉医生指出,就其临牀经验所见,最年轻的个案只有约33至34岁,患者因腹胀求医,发现有肝转移问题,经进一步检查後,确诊患上ALK基因变异肺癌,并已扩散到肝脏及骨。
本地肺癌患者约八成属非小细胞肺癌,而当中ALK基因变异肺癌的个案,占约百分之五至七,是仅次於EGFR,第二多的基因变异肺癌类型。患者发病初期,因肿瘤较小,故大多毫无徵状。但当出现咳痰丶咳血丶气喘丶及骨痛等徵状时,代表肿瘤已发大,并有已转移到其他器官的风险。
一般约三成的ALK基因变异肺癌都会出现脑转移的情况,患者会感头痛丶头晕丶作呕作闷及抽筋,严重者会性情大变,无法自理。梁医生指,现时晚期ALK基因变异肺癌患者,一线治疗会选择使用第一代标靶药。但有患者接受第一代标靶药治疗约一年後,会出现抗药性,或甚脑转移。
第二代标靶药新希望
针对第一代标靶药的抗药性及脑转移情况,医生会选用第二代标靶药,作二线治疗。现时市面上有不同的第二代标靶药,无恶化存活率由5个月提升至约16个月。有研究显示,第二代标靶药加强了对脑转移的控制,对患者而言无疑是多一个治疗选择。
梁医生提到一个个案,一名约50岁的女病人因气促求诊,经诊断後确诊患第4期ALK基因变异肺癌,并出现肺积水情况。她接受第一代标靶药约10至11个月後,出现抗药性,因而改为接受第二代标靶药治疗。由於第二代标靶药副作用少,经治疗後她能如常往返中港两地工作,生活质素得以维持。
梁广泉医生提醒: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所有预防及治疗方法都有不同的成效丶副作用及风险。如有疑问,请向主诊医护人员查询。
转载自都市日报网站,按此进入原文。